走进国内最长的城市慢行隧道——板樟山慢行隧道,珠海创新打造的“珠海千米红色主题长廊”累计吸引超过70万人次参观学习。红色革命历史和特区奋进故事彰显着“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的深刻内涵,学党史、向前进,“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精神血脉在此赓续。

 勠力同心共担时代重任,乘势而上开启崭新征程。2021年,珠海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号角吹响,全市上下持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以高质量的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700亿元、增长7%,特区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站在板樟山峰顶,澳门风光跃然眼前,拱北口岸前后楼群连成一片,难分你我。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踔厉开新局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

“总投资170亿元的高景大硅片项目在金湾建成投产,总投资180亿元的爱旭光伏电池项目和总投资115亿元的德尔塔摄像头模组项目在斗门动工建设。”1月12日,在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珠海市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历数了3个重大项目。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些蓬勃向上的百亿级产业项目,勾勒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版图、新气象。

在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战下,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700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正增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全年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攻项目、建平台、兴实业,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的鼓点响彻珠海大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创新动力澎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8.2%、30.9%。金融、会展、物流等产业增长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67.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等建成通车,搭建起连接珠海东西城区的新通道,兴业快线、香海大桥、金海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等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打开了连接港澳与珠江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想象空间。疾速走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珠海,城市空间、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使得珠海广聚天下英才的力度空前加强。“珠海英才计划”深入实施背景下,全年新引进人才6.5万人。

改革攻坚激发动力源

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

 迈入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开局之年,珠海如何深化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和决心有多大,能否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将决定着未来的产业吸引力和人才吸引力。

以“刀刃向内”的精神,珠海谋划出台《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1年工作要点》,推动“1+1+5”方面60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第一个“1”,是加快建设“深合区”,争取中央授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第二个“1”,是全力以赴推动落实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各项改革任务。

“5”则是以“五个围绕”的新要求,深化五个领域重点改革,即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珠海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新登记商事主体4.9万户。新上线的“珠澳通”APP,提供超100项跨境民生服务,澳人澳企减少跑动超10万人次。

珠海国际仲裁院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珠海国际仲裁员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若干原则方法,用以指引仲裁活动如何适用内地或澳门法律解决民商事争议。

据统计,全市全面开展已供未用土地专项整治,处置已供未用土地240宗、面积1114公顷,处置2009年至2018年间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435.84公顷。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50亿元。珠海还成为了全国首个具备QDLP试点审批权限的地级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

根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在291个受评估的城市中,珠海综合经济竞争力跻身全省第4位、全国第23位。

其中,珠海在2021年中国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经济活力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环境韧性竞争力等分榜单上均有不俗表现,闯入全国前20。

珠澳合作开启新篇章

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阶段

在板樟山慢行隧道上方,板障山澳门回归纪念公园内,沿着具有象征意义的1999阶石阶,一路攀至峰顶,澳门风光跃然眼前,拱北口岸前后楼群连成一片,难分你我。

因澳门而生,珠海经济特区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实践、支持澳门发展的使命。以党建引领,牢记横琴开发的初心,珠海激励全市党员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全力搭建多层次合作新平台,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强化珠澳之间的纽带,两地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紧扣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珠海全力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顺利起步。过去的一年内,珠海市全面梳理横琴人口、土地、商事主体等事项,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开展政策研究,做好过渡期人员安置、工作交接,并研究出台珠海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行动方案。

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横琴口岸新旅检大厅运行的基础上,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实现了开通运行。含4000多个住宅单位的“澳门新街坊”亦全面动工建设,落成后将为澳门居民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新选择。

截至2021年11月,珠海已办理珠海市居住证的澳门居民超过12万人,占澳门居民总数的17.6%。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以及在珠海购房置业人数三项指标都超过4万人,意味着珠澳两地已大踏步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阶段。

去年末,在第十一届珠澳合作发展论坛上,珠海正式发布《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60项措施》及其实施细则,为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提供了一套覆盖全面、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办事指引。

展现新作为

谋新谋变

2022年珠海定下十项发展任务

发展征程风正劲,使命千钧再奋蹄。2022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任务。

根据部署,今年珠海经济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珠海将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珠澳港合作。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叠加的乘数效应,携手港澳不断拓展新空间、赢得新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以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引领珠澳合作。完善与合作区相关机构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配合推进“分线管理”,联动做好项目引入。

二是全力打好产业攻坚战。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高地,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组建100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资金池,聚焦产业主攻方向,谋划100个以上新兴产业项目进入招商储备库。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2022年统筹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建设资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加速整备一批满足项目快速落地基本条件的连片可开发用地。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金融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以6平方公里的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未来科技城,更好承接全球创新资源,聚焦若干引领未来的科技产业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

四是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主动发挥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投资上的积极作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65个,年度计划投资1155亿元。

五是优化提升交通效能。优化交通网络和枢纽节点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时序,抓紧开展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六是持续擦亮珠海城市名片。“珠海城市”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必须坚守珠海的城市价值,每一年都要“添砖加瓦”,不断提升“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城市形象。

七是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学校建设投资倍增”计划,今年市、区两级共计划安排50亿元建设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学位450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7所、学位1.59万个。

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312平方公里的斗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

九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十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效率,实施政府流程再造,特别是加强对“产业第一”、项目落地流程的再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强化绩效意识,加强对预算、土地、国资的管理,着重从以关注合法合规性为主到合法合规与绩效并重。

出新气象

“引才留人”出新招

 珠海高新区推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

新年伊始,1月9日,珠海高新区召开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推出《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行动计划》)等系列配套政策,以6大方面36项具体举措,致力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体系。

2022年,珠海高新区将投入人才专项经费近3亿元,全方位拓宽引才培育渠道,集中利用3年时间,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青年人才新家园,引发广泛关注。

发布会上,《珠海高新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若干措施(试行)》《珠海高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珠海高新区企业总部用房(M0)管理办法(试行)》《珠海高新区企业总部用房(M1)管理办法(试行)》三大配套政策同时出台,与《行动计划》形成“1+3”政策体系,让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实现“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

紧扣珠海市委提出的“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珠海高新区将以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珠海未来科技城。

实现“产业第一”,人才是关键。《行动计划》以“来无忧”行动全面提升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让人才“汇聚”高新区。新政提出不少操作细则,譬如为来高新区求职的人才提供7天免费就餐、免费住宿,打造“暖心第一站”。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政策,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人才保障性住房有4500多套,有效助力区内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新政策赋能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人才“一卡通”制度,在特色产业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休闲健身等方面提供“贴心式”服务。新政拟推出最高600万元住房补贴、80万元生活补贴、3.8万元租房补贴等“住房奖补”,六折租住人才安居住房,人才公寓申请入住“零等待”等重磅措施。

“对比以往,该项人才政策奖补力度更大、措施实效更强、政策覆盖更广。”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建灵以人才安居举例说,政策提出2022年要筹措1万套人才保障性住房,形成比较完善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补售相结合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奋楫赶考路

●2021年,珠海市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700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2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全年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

●新登记商事主体4.9万户。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2500家,实际吸收外资27亿美元,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货值增长三倍。

●“5+1”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增长50.1%,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3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5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具备QDLP试点审批权限的地级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深入实施“珠海英才计划”,新引进人才6.5万人。各类会展活动超1200场,全市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增长19%。

【记者】钱文攀 胡钰衎

【摄影】钱文攀 关铭荣

Tags:珠海 重大 机遇 服务 发展 大局 
作者:珠海生活网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