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比让6月4日电 通讯:“白色黄金”铺就致富路——中国技术助力科特迪瓦橡胶产业增产增效

  新华社记者张健 孙毅

  清晨时分,在科特迪瓦圣佩德罗省大贝雷比镇,一辆辆满载着乳白杯胶的三轮车在橡胶林间穿梭,源源不断驶入一座崭新的工厂。磅秤前,种植户们仔细比对着杯胶重量,空气中飘荡着橡胶特有的气味和人们欢快的交流声。

  车间内,当地工人熟练操作着生产线上的机器,新鲜胶乳经过凝固、压片、烘干等工序,最终变成方正的标准胶块。实验室里,技术人员记录着橡胶样品的弹性和韧性数据,确保每批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这里是中国企业美兰集团在科特迪瓦布局的第三个橡胶加工厂,去年10月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吨。该集团2020年在南部达布省首个橡胶加工厂投产,2022年在西部迪奎埃省20万吨旗舰工厂落成。据介绍,随着下半年两座在建橡胶加工厂投产,美兰集团在科特迪瓦的年产能将跃升至48万吨。

  科特迪瓦是非洲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在这里,天然橡胶被视作“白色黄金”。数据显示,该国橡胶产量从2019年的81.5万吨猛增至2023年的155万吨,跃居全球第三大橡胶生产国。从原始胶乳到高附加值产品,中国技术正助力西非橡胶产业重塑价值链,不仅为科特迪瓦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还为当地胶农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割完胶半小时就能送到厂里!”橡胶种植户阿里奥尔·托赫擦着汗笑道。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的家族就一直从事橡胶种植,以前他们要辗转几十公里找收购站。“现在中国工厂开在家门口,价格透明公道。三个孩子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他指着磅秤显示屏上的数字说。

  隆隆作响的车间里,戴着安全帽的夸西·扬尼克·伊里泰正在巡查生产线。“过去年轻人只能去外地找工作,现在我们在家乡就能加工自己国家产的橡胶!”这位生产代理班长挺直腰板说道,“我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操作精密设备,还懂得如何带领团队。这座工厂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

  美兰集团副总经理张亮介绍:“三厂的技术指标是我们所有工厂中最优秀的,单小时产量稳定达到设计值。”

  厂区后方,三座大型污水处理池正在运行。“清洗橡胶的水发酵后会有气味,”张亮指着面前的排水管说,“我们计划今年引入叠螺机。这套中国先进的沉淀技术设备,能使处理后的水质接近清水。”此外,生物质发电项目将替代天然气,蒸汽烤胶技术正在调试——这些举措将使中国企业更好助力科特迪瓦低碳橡胶生产。

  暮色渐浓,圣佩德罗港满载标准胶集装箱的货轮鸣笛启航。由中科两国共同浇筑的这条橡胶致富之路,正将科特迪瓦“白色黄金”的真正价值,深深镌刻进非洲发展的年轮中。

Tags:中国 经济 新机 机遇 通讯 白色 黄金 致富 技术 助力 科特迪瓦 橡胶 产业 增产 增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中国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
  •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 ·东帝汶总统:东帝汶和中国培育了牢固友谊
  • ·意大利副总理:看到一个在成长、在奔跑、在创新的中国
  • ·8个月超2524万人次!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升温
  • ·中国民乐走进马赛校园
  • ·“东方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 ·中国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顺利通过联合国第三季度装备核查
  • ·国货美妆“出海” 扮靓“颜值经济”
  • ·前8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7%
  • ·西班牙友人的中国味蕾之旅:一带一路,一筷相连
  • ·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货运增速见证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升级变迁
  • ·专访|“中国人仍然记得白求恩,我们非常感动”——访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戴维森
  • ·通讯|送别韩国海警李宰硕
  • ·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9届大会
  • ·王东峰同摩洛哥经济社会环境理事会主席阿马拉会谈
  • ·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音)
  •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产业跃升?——来自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观察
  • ·格鲁吉亚经济中心网报道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颁奖仪式
  • ·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