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11月10日电 通讯|在阿塞拜疆“石榴之乡”感受非遗庆典

  新华社记者周良 刘书辰

  “在盖奥克恰伊,果园里满是硕果累累的石榴树,一眼望不到头……”在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区盖奥克恰伊市体育场入口处,表演者在萨兹琴伴奏下吟诵着庆祝石榴丰收的诗句。

  11月9日,在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区,种植户在石榴节上展示不同品种的石榴。(新华社记者 陈俊锋 摄)

  盖奥克恰伊区9日举办石榴节。当地以盛产优质石榴闻名,被誉为阿塞拜疆“石榴之乡”。这里不仅种植丰富的石榴品种,还开设了石榴博物馆。盖奥克恰伊区石榴种植面积近4000公顷,年产量约5万吨。2020年,阿塞拜疆石榴节庆典及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月9日,在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区,人们在石榴节上熬制石榴酱。(新华社记者 陈俊锋 摄)

  9日一大早,身着石榴形状服装的当地姑娘就站在体育场入口处迎接客人的到来,几位手拿硕大石榴果的老奶奶吟诵着赞美石榴的诗歌,摆着各种石榴的摊位一个接一个。

  在体育场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人们穿着石榴样的服装载歌载舞;较量谁能最快榨石榴汁、谁拎石榴时间最长等比赛精彩纷呈;石榴汁、石榴果酱、石榴香槟、石榴果酒、石榴沙拉、炭烤石榴片、石榴蛋糕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石榴画、石榴雕刻、石榴瓷器、石榴编织品等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11月9日,在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区,人们在石榴节上参加手榨石榴汁比赛。(新华社记者 陈俊锋 摄)

  阿塞拜疆人有悠久的石榴种植历史,将石榴视为“水果之王”。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是盖奥克恰伊区石榴收获的高峰期。为庆祝石榴丰收,阿塞拜疆从2006年开始在盖奥克恰伊区举办石榴节,今年已是第16届。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石榴节已成为盖奥克恰伊区的亮丽名片。今年石榴节期间,盖奥克恰伊市体育馆附近的宾馆客房早早被订满。不仅阿塞拜疆本国游客来到这里,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来自当地管理与技术学院的19岁大学生阿尔祖说,石榴象征团结与富足,是阿塞拜疆的文化符号之一,“石榴节让大家聚在一起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向外国游客展示我们的文化”。

  11月9日,在阿塞拜疆盖奥克恰伊区,人们在石榴节上参加手举石榴比赛。(新华社记者 陈俊锋 摄)

  “石榴树是阿塞拜疆广泛种植的特色果树,盖奥克恰伊区种植的石榴品种近70个。”盖奥克恰伊区副行政长官泽娜洛娃告诉新华社记者,种植石榴对当地经济带动很大,不仅让许多农户增加了收入,当地石榴还出口到俄罗斯、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地,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希望能将优质石榴出口到中国,让中国消费者也能品尝到阿塞拜疆的石榴。”泽娜洛娃说。

Tags:通讯 阿塞拜疆 石榴 之乡 感受 庆典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留学生学“非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通讯丨探访旅居澳大利亚的大熊猫“星秋”“怡兰”
  • ·通讯丨从“醒脑开窍”到“再现笑容”——中医故事温润中科情谊
  • ·通讯丨跨越三百年的对话——在殷铎泽故乡重温中意文明交流的回响
  • ·通讯|“这汪清泉改变了全村的生活”——记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
  • ·通讯|青春搭桥 情谊续航——“Z世代”为中国—中亚合作注入新动力
  • ·通讯丨“为日本侵华历史提供西方民间见证”——法国青年在日本举办日军侵华图片展
  • ·通讯丨大埃及博物馆将成为埃及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
  • ·“中国城里品中国” 美国学生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专访|“让拉脱维亚读者感受中国诗学和诗意”——访拉脱维亚汉学家叶娃·拉皮尼娅
  • ·通讯丨中国农业专家助力莫桑比克筑牢动物疫病防线
  • ·通讯丨中国农业专家助力莫桑比克筑牢动物疫病防线
  • ·第八届进博会丨在进博会感受消费新趋势
  • ·海外华媒海南行: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感受自贸港蓬勃活力
  • ·自行车赛上感受大湾区融合发展
  • ·通讯丨黎以冲突地区村民对家园的守护
  • ·通讯丨无奈的葡萄——关税战令美国加州葡萄酒业陷入困境
  • ·通讯丨八年终圆梦——匈塞铁路塞段建设把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带到欧洲
  • ·普京谈阿塞拜疆客机失事原因 说俄方愿意赔偿
  • ·通讯丨用芭蕾向巴西观众讲述老北京习俗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