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慕尼黑9月11日电 专访丨“更中国化”,在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新华社记者单玮怡 康逸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慕尼黑车展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更深入地扎根中国、“更中国化”是梅赛德斯-奔驰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康林松说,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坚持长期主义,持续不断地在技术上投入。“选择重要的合作伙伴,把中国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融入到我们研发体系当中,从而让梅赛德斯-奔驰‘更中国’,这是我们的初心之一。”

  康林松表示,中国不仅是梅赛德斯-奔驰最重要市场之一,更是其全球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更好服务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不断推进本土化举措。从合资成立北京奔驰,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再到扩大北京研发中心规模、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中国已经成为奔驰全球研发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康林松说:“我们与中国伙伴携手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满足了中国客户的需求,而且正反哺全球市场。”

  在他看来,中国客户心态开放,勇于尝试新技术,这一特质积极推动了奔驰的创新进程。尤其在数字化体验和智能座舱领域,中国市场展现出极强活力。康林松举例说:“中国客户希望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能成为娱乐中心、移动办公室。我们将这些需求融入研发,带来更符合客户期待的产品。”

  本届慕尼黑车展于9日至14日举行,全新纯电GLC SUV在本届车展上全球首发。据介绍,这款车的中国专属车型将搭载为中国客户打造的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出行体验、智能座舱科技和诸多技术应用也将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

  谈及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如何平衡长期战略与短期压力,康林松直言:“我们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大规模投入创新科技与产品研发,未来三年将是奔驰全球新品发布最为密集的阶段。”他同时承认,在短期内,奔驰必须审慎决策,避免资源浪费,同时确保品牌价值不受稀释。“这是短期与长期动态平衡的过程。”

  “让梅赛德斯-奔驰更中国化”不仅是市场策略,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康林松强调,中国拥有优秀的产业人才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每次与中国团队交流,我都深受启发。他们勤奋努力、不遗余力。过去20年,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吸纳了杰出人才,中国智慧帮助了我们打造更好的奔驰。”康林松说,让奔驰“更中国”,不仅能让企业在中国走得更稳,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巨变中锚定未来的力量源泉。

Tags:专访 中国 中国化 产业 变革 把握 主动 奔驰 集团 董事 董事会 主席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 专家解读福建舰入列
  •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
  • ·(第八届进博会)中国宠物市场强劲增长 进博会首设宠物主题展区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旅日中国公民注意防范野生动物袭击
  • ·中国代表对涉叙决议未能回应有关各方合理关切表示遗憾
  • ·首个、首座、首次!本周,中国硬核实力再刷屏
  • ·星巴克找了个中国合伙人
  • ·中国团队首次在蕨类植物中发现稀土成矿现象 助力稀土可持续利用
  • ·好品中国|餐桌百味,山野四时
  • ·行进中国|“禅”城探路“碳中和”
  • ·田原:以人才为桥,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 ·施耐德电气古月:携手生态圈伙伴 推动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龚安明:从“参展商”到“同行人” 八年进博之约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 ·业界:人工智能推动技术创新 助力消费电子产业发展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公益事业全面融入日常生活数字肌理
  •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赵鹏:雪域高原发展迈出新步伐
  • ·中国太保寿险刘余庆:以“保险+康养+科技”护航民生福祉
  • ·贺亚军:进博会为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
  • ·郑家驹: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空中桥梁”
  • ·MUJI无印良品清水智:深耕中国市场 持续推行本地化策略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