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象7月6日电 通讯丨中国大棚种植技术让老挝金花村焕发新生

  新华社记者马淮钊 赵旭

  清晨的老挝首都万象城郊,金花村的蔬菜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采摘新鲜蔬菜准备运往农贸市场。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基地。而这一切的变化,始于8年前中老农业减贫合作播下的希望种子。

  2017年,中国-老挝减贫合作社区示范项目落地金花村。中国农业专家在当地示范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金花村发展蔬菜产业,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悄然改变。

  “过去,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赚不到钱,常常还要借钱维持生活,是中国大棚种植技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金花村副村长开玛回忆说。“2017年,中国和我们开展合作,建了5个试点大棚,分配给村里贫困户种植。看到效益后,越来越多村民争相参加合作。第二年,我们又新建了8个大棚,2020年再新建10个大棚。”

  大棚数量多起来,村里的贫困户逐渐脱贫。“如今有三户脱贫家庭还成了村里的优秀示范户。”开玛说,最令人欣慰的是村民们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更有奔头了”。

  “之前我们家靠种地只能勉强糊口,参加大棚种植后生活逐渐好起来了。”脱贫户维康告诉记者。曾经住茅草屋的她,如今靠种菜收入盖起了新房,还购置了农机和牲畜,“孩子上学、家里开销再也不愁了”。

  经过前期发展,金花村依托23个蔬菜大棚不断壮大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广西援老挝技术合作减贫示范项目开始在金花村实施,为金花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5年1月,三个新的智能控湿控温控光智慧农业大棚正式移交金花村,金花村大棚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以迈上新台阶。除新建智慧大棚外,硬化通往蔬菜种植区道路、建设村内蔬菜收购点、开展蔬菜产品GAP认证、签订蔬菜收购协议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我们来老挝是为了帮助金花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中方专家冯敏说,将在蔬菜收购点建冷库,解决蔬菜采摘后的保鲜问题;开展蔬菜产品GAP认证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信任,提高金花村蔬菜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与附近商超、农贸市场等签订收购协议,以确保村民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冯敏还说,这些工作预计2026年完成,将为金花村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把更多更好的金花村产品送上当地消费者餐桌。“我们有信心把金花村蔬菜特色产业做好,真正让当地农户受益。”

  “正因为老中两国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才有了金花村发展项目,感谢中国的帮助。”老挝农林部农村发展司副司长阿诺萨说。

Tags:通讯 中国 国大 种植 技术 老挝 金花 焕发 新生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文章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青岛挂牌
  •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举行
  •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团访问土耳其、意大利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向国际友人代表授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 ·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高端访谈)
  • ·塞内加尔侨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 ·2025巴黎设计周·中国周在法国开幕
  • ·普京:中国对俄公民免签是非常友好的举措
  • ·“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捷克举行
  •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 ·专访丨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为东盟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访马来西亚国库控股研究所副总监任绍龙
  • ·通讯丨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
  • ·看好“投资中国” 超120个国家和地区将参加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 ·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沙特献演经典歌剧《卡门》
  • ·通讯丨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 ·中国时尚与艺术体验活动在华盛顿举行
  •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成功发展模式”
  • ·中东知名博主体验中国智造
  • ·中国驻丹麦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暨图片展
  •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
    本类推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8-2018 © 珠海生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60388882  客服QQ:2319408468 电子邮箱:2319408468@qq.com